環境對于人們生活居住的環境影響可是不容小覷的,除了影響人們日常出行,生活習慣等等,還對施工時選用的防水材料有諸多影響。
南方多雨,北方多雪,西部干旱
我國年降雨量在1000㎜以上的約有15個省市自治區,陰雨連綿的日子的里,屋面始終是濕漉漉的,排水不暢甚至會有積水,一連數月不干,浸泡著防水層。
耐水性不好的涂料,易發生再乳化或水化還原反應;不耐水泡的粘結劑,嚴重降低粘結強度,使粘結合縫的高分子卷材開裂,特別是內排水的天溝,會因長時間積水浸泡而滲漏。為此應選用耐水的防水材料,比如玻纖胎、聚酯胎的改性瀝青卷材或耐水的膠粘劑粘合高分子卷材。
至于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區,蒸發量遠大于降雨量,常常雨后不見屋檐水。這些地區顯然對防水的要求有所降低,二級建筑作一道設防也能滿足防水要求,如果作好保護層,達到耐用年限是完全沒有問題的。
嚴寒多雪地區,有些防水材料經不住低溫凍脹收縮的循環變化,短時間內就會發生老化斷裂。一年中有四五個月被皚皚的白雪覆蓋,雪水長久浸漬防水層,同時雪融又結冰,抗凍性不強、耐水不良膠粘劑,在這種惡劣的天下都會變的不堪一擊。
除了材料的選擇受地域影響,防水施工的季節選擇也是不能忽視的。在寒冷的冬季,水溶性涂料不能使用,膠粘劑在5℃時即會降低粘接性能,在零下的溫度下更不能施工。設計時是夏天,施工時是三九,膠粘劑遇混凝土而凍凝,喪失粘合力。自粘防水卷材合縫粘不住,致使施工失敗,耽延工期,浪費材料和人工。
在東北,有些工程夏天施工了低溫指標不高的防水材料,但到了嚴寒的冬季,這些竣工的防水層,經受不住凍脹冷縮的摧殘,過早廢敗。設計時應注意了解選用材料的適應溫度。
|